一、项目背景
项目位于安徽黄山太平经济开发区核心区,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外延带与“两山一湖”(黄山、九华山、太平湖)旅游黄金线交汇处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转移承接枢纽,项目需高效处理冷链物流产业园、污水处理厂等子项产生的废水,同时满足生态敏感区严苛的环保标准。
生态敏感性高:毗邻太平湖水源地,要求污水零渗漏、零污染。
施工效率需求:长三角产业转移加速,需快速完成配套基建投产。
运维成本控制:山区地形复杂,传统泵站维护成本高昂。
二、高模量聚丙烯一体化泵站解决方案
1. 设计原理
基于冷链污水高油脂、高有机物特性,泵站内置双通道粉碎格栅(切割精度≤6mm),防止管道堵塞;采用垂直螺旋格栅机,提升后续处理效率。
水泵与导轨自动耦合,支持30分钟内完成检修替换,搭配液位+流量双传感控制系统,实现泵送策略动态优化(如夜间低峰期节能运行)。
针对黄山区地下水位波动大的特点,筒体设计环刚度≥12.5kN/m²,抵御土壤压力;底部浇筑混凝土抗浮板,防止汛期上浮。
2. 产品核心优势
维度 | 传统混凝土泵站 | 高模量聚丙烯一体化泵站 |
建设周期 | 45-60天 | 10-15天(基坑吊装) |
密封性 | 接缝易渗漏 | 三层缠绕一体成型,零渗漏 |
耐腐蚀性 | 混凝土易被H₂S腐蚀 | 抗酸碱腐蚀等级≥UL94 V-0 |
运维成本 | 年维护费约¥8万/站 | <¥2万/年(远程监控+自清洁) |
寿命周期 | 20-30年 | ≥50年(材料疲劳强度>35MPa) |
3. 生态与经济价值
减碳效益:轻量化设计(自重<5吨)降低运输能耗,较混凝土方案减少碳排放62%。
土地集约:占地仅15㎡(直径2m×高5m),适用于污水处理厂路口交叉口受限地块。
投资回报:虽然单站造价高15%,但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40%(省去渗漏修复、频繁维护等费用)。
三、项目落地效果
在污水处理厂(清溪路与浦溪交叉口)配套泵站实施中:
1. 工期压缩75%:10天完成2套泵站安装,保障冷链产业园按期投产;
2. 故障率下降90%:运行18个月零堵塞,远程平台自动预警3次潜在故障;
3. 环保达标:经黄山区生态环境局检测,周边地下水COD指标无异常波动。
四、结论
高模量聚丙烯泵站凭借工厂预制化、材料高耐久、智能运维三位一体优势,成为生态敏感区与高效园区的优选方案。该项目为长三角产业转移基地提供了绿色基建样板,未来可复制于应急指挥中心、智慧园区等子项的排水系统建设中。
服务热线